电信诈骗为何男性更容易上当?
电信诈骗是社会毒瘤,根据《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》指出,男女受骗比例分别是63%和37%,男性被骗数量是女性近2倍。那么为什么男性梗容易上当受骗呢?

交易诈骗高居榜首
男性受害者是女性的近两倍
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3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网上诈骗及其黑产链条中密切相关的个人信息泄露、账号密码被盗等,是近两年公众在上网过程中最常遭遇的安全事件。
记者通过对2019年上半年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的举报情况进行盘点归类,聚类分析后,将这些电信网络诈骗分为了交易、兼职、交友、返利、低价利诱、金融信用、仿冒、色情、免费送、盗号等十大诈骗类型。
其中,交易、兼职、交友、返利诈骗合计占比超70%,免费送、盗号等少量存在。另外,在这些分类中,交易诈骗占到了39.6%,高居榜首。“交易诈骗主要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或以提供非法业务为由,通过不发货、不付款或诱导扫描付款码、点击钓鱼链接等方式,实施诈骗。”
报告显示,在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性别比例分布上,男女比例分别为63%、37%,男性被骗人数量是女性的近两倍。在十大诈骗类型中,除返利、兼职和免费送诈骗外,其余的诈骗类型中,男性被害人均占比过半。
90后被骗概率高
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
报告还罗列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七大特征,包括交易型诈骗最为高发,纯获利类诈骗日渐淡出;90后被骗概率高,中老年人被骗金额高;广撒网骗财骗信息,全面榨取被害人价值;交友骗入“杀猪盘”,多种黑产相互勾连;群聊群控做迷局,新型技术成诈骗工具;跨平台诈骗日益增加,多平台成引流入口;转发分享需谨慎,裂变式传播害己害人。
报告数据显示,18-28岁之间的被害人所占比例高达54%。90后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,同时也因社会经历有限,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不足,而成为被骗概率最高的群体。
在年龄分布上,45岁以上被害人的人均受骗金额约为7000元,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人群。而中等收入、经济自主的中老年人受骗比例更高。
你以为他是荐股大神
其实只是聊天机器人
如今人工智能开始用于智能搜索、自动驾驶、疾病诊断等领域。同时,因其相比人力更加稳定、高效、成本低廉,也开始被诈骗行为人用作实施犯罪、破坏网络秩序的工具。
记者提供的案例显示,诈骗行为人伪装成“荐股大师”,通过群控设备向目标人群发送推荐股票的消息。在将被害人诱骗入炒股群后,又通过群聊,诱使被害人缴纳高额会员费、购买软件,或进一步引入虚假交易平台。
而这些精心设计的聊天群中,除了被害人本人,其余鼓掌、点赞、鼓吹荐股佳绩的成员,实际上均为诈骗行为人以及经过“训练”的聊天机器人,以制造踊跃参与的假象,诱骗被害人投资。而利用这些群控群聊设备,单个诈骗行为人可同时向多个被害人实施诈骗。
- 上一篇:图解电影被判侵权是怎么回事呢?
- 下一篇:轿车失控撞站台是怎么回事?